时常看到一些在深圳摄影摄像的爱好者,对北方的同胞们来说又到了冬天可以回家赏雪的季节。冰雪是冬季的一大特征,雪过后的冬天别有一番景致,银装素裹的世界是许多摄影家们钟爱的一个创作题材。但是,冰雪照片拍了很多很多,可真正打动人心的佳作却很少很少。很多摄影爱好者看到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怀着满心欢喜、激动的心情去拍摄,但最终的作品与拍摄前的设想和构思相差甚远,很少有满意之作。究其原因,恐怕是未掌握其拍摄要领,对冰雪摄影的特殊性缺少了解之故。雪景特点是反光极强、亮度极高,它与暗处的景物相比,反差对比强烈,如果不了解这一点,画面的层次就要受到损失。素洁、晶莹、松软的白雪令人凭生出许多对冬的爱意。那怎样捕捉雪中风景,如何表现雪特有的色泽、质感、诗意与浪漫呢?在此略抒己见与影友交流磋商。
拍摄雪景要注意:
1. 曝光设置
如用目测曝光量,应以画面中没有被白雪覆盖的景物为准,测完后再减小一至二级曝光量。拍冰雪曝光过点好还是欠点好,主张不很一致。我认为增加一点曝光量效果会好一些。增加了曝光量不仅阴影面曝光准确,而且曝光过一些底片会厚一些,厚底片洗出的照片白色的冰雪会显得更为白洁。当然,这里指的是使用负片胶卷,如果使用反转胶卷那就另当别论了!曝光量增加多少为好呢?一般来讲,当相机测光表测定曝光值之后,可再增加1-2挡曝光量就较为理想。
2. 逆光拍摄
在逆光照射下,才显得晶莹剔透,放射出光彩。逆光给冰雪镶上了一圈闪亮的轮廓线,透明发亮,很有神气,冰雪质感异常突出,在选用逆光拍摄冰雪时,最好选择暗黑色的背景,两个条件齐备,艺术效果才会更加突显出来。
3. 顺光拍摄
像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中描绘的那样“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看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面对此情此景令人兴奋。但我们在大河东岸,眼前的一切景象都是在正面光照射下,很少看到阴影,场面显得十分平淡。
4. 散射光拍摄
在很多情况下,雪天大多为没有太阳光直射的阴天或散射光照明,这种光照与正面光没有多大区别,也是景物很少有阴影,白茫茫一片,显得十分平淡,在这种光线下要改变画面平淡的情况,只有在选景时,把一些色彩浓重与白色的冰雪有较强色彩反差的景物拍入画面,在色彩对比中让冰雪在视觉中显得更加洁净。适当增加曝光量。
5. 色均
色均是有色无彩,而且冰雪又都是白色,这样在色彩配置上就显得十分重要。用彩色胶卷拍摄冰雪,往往会因为天光色的反作用,使拍出的白雪染上蓝色,严重时白雪在照片上会变成“蓝雪”。纠正这种“蓝雪”效应的办法,有人主张加用UV镜,但有时效果却不甚理想,如果能在雪景中点缀一些红色的景物,观赏者的视觉会把染上蓝色的雪在与红色对比中消除掉蓝色。
6. 拍摄雪景人像
由于人的脸部与周围雪景的亮度相差较大,需要兼顾二者。解决的方法是按照人脸和雪的平均亮度确定曝光量,也可以利用反光板或闪光灯等辅助照明手段,缩小人脸部与雪的光比,降低画面的反差(拍摄剪影效果的照片除外)。
7. 快门速度
雪景人像拍摄中大光圈虚化背景的同时应注意防止整体的曝光过度,有时配备一块灰镜是必要的。根据摄影师表现意图的不同,雪景拍摄时可选择不同的快门速度。如果要着重表现雪的动感和人物神态,可以采用低于1/60秒的快门速度。这样,飞舞的雪片就会在画面上划出条条白线,这样拍出的作品既有动态美又有朦胧美,对于烘托人物的性格将不无裨益,更增添了几分浪漫、素雅的感觉。
8. 偏振镜、滤色镜的使用
偏振镜在雪景的拍摄中可以降低白雪反射的偏振光亮度,使蓝天白云更突出,提高色彩的饱和度。偏振镜在雪景的拍摄中可以降低白雪反射的偏振光亮度,使蓝天白云更突出,提高色彩的饱和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