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动态

高清拍摄重现电影胶片视觉效果
来源: | 作者:pro988601 | 发布时间: 2016-04-10 | 857 次浏览 | 分享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无法满足于传统电视清晰度低、只有单声道的收视收听效果,而是趋向于追求在家庭里能够享受到如在电影院一样的理想感受,因此,高清晰度电视(HDTV)便应运而生。

    HDTV有三种显示格式,分别是720p1080/60i/50i1080/24p/25p/30p(p:逐行扫描:i:隔行扫描)。我国目前行业标准GY/T155~2000中采用的高清电视格式全称是1125/50/2:1,可以简称为1080/50i。有效像素1920×1080,隔行扫描,扫描频率为50场。高清实实在在的是一个新科技,高清的产品、高清的整个制作模式,对创作人员、对技术人员来说,根本上是一个革命。

 

  一、如何用CINEALTA系统重现电影胶片的视觉效果

 

  很多人都希望通过高清拍摄、影视制作模仿电影胶片的效果。人们试验过不同的方法,例如加滤光片,在软件上下工夫,希望通过软件生成,加颗粒和拷贝花损的视觉效果,把高光部分延伸,把暗部压缩做成胶片的感觉。这样做,一部九十分钟的电影可能要三、四个星期才能完成,不太实际。我们知道,从数字时代开始,摄像机菜单就已经有一个绘图 (PAINT)的菜单。里面有几个选项,可以让我们把画面的感觉,变成比较接近胶片的效果。当然,如果我们打算把完成的节目转换成胶片的话,胶片颗粒的问题根本不需要担心,转成胶片的时候,本身就带有颗粒。

  欧美创作人对电影有特殊的敬意,很想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仍获得胶片的视觉效果。胶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什么叫做“胶片的视觉效果”?很多时候,这只是一种感觉,没有人能够完全界定视觉上,什么叫胶片,什么叫录像,没有一个绝对的定义,但是我们又能看出来哪是胶片拍的,哪是录像的。如果用科学一点的方法描述两种画面有什么不同,在图像的表面清晰度方面,胶片比较柔和一点,渐变的过程比较柔顺,层次比较丰满一点,高光部分保留的层次比较丰富,低光度、暗部分层次会压缩一点。所以,我们就朝着这个方向,对高光、直线部分到暗部分的GAMMA值等选项加以控制、调节摄像机内的数字图像处理线路,令摄像机对光的反应,对图像的还原效果比较接近胶片的特性。

  Sony高清摄像机的五个菜单里,PAINT比较重要。例如HDW-F900PAINT的第一页第一项是FLARE,把因光从三棱镜到CCD过程中产生反射而导致影像模糊或变灰的现象压抑,激活后能像胶片一样获得较纯的黑位。下一项是GAMMA,主要是控制直线部分的反应,GAMMA值要是降低一点,彩色的浓度就会加强一点。BLK GAMMA主要是控制暗部的颜色和层次,这是电影胶片所无法做到的。另一重要工具是KNEE,控制及延伸高光位。WHT CLIP让我们控制最高、最亮的部分,主要针对广播讯号亮度的法律问题亮度的控制。今天,我们拍电影的人欢迎多一点亮部的层次。有了这三项的独立控制,就会达到近似胶片的效果。DETAIL指轮廓,是为电视画面生产增强信号的电子线路,使你感觉增加一点虚假的锐利度,对电影工业绝对不适合。最后一项,MATRIX是很重要的参数低线。

  如果我们想拍胶片的感觉,首先要把DETAIL关掉,它完全是一种虚假的电子增益,把亮度和暗度两个反差很大的色块,中间加一个线框,令我们视觉上觉得更清晰。我们转为胶片时不希望有虚假的增强效果,如果在拍的时候不放进去,后期制作时仍可以加入,但是一旦加进了母带、而且加过量了,后期制作就无法将之完全拿走了。就像我一直强调的,录像曝光不足,还可以通过调光、调色部分纠正过来,但是曝光过度了,所有的亮部层次都抹掉了,无法恢复过来。 SKIN DTL是一个有趣的线路,通过它,我们可以选择三种不同的颜色,控制某一种颜色的锐利度,对拍演员或受访问者,这是一个有用的工具。你所拍的环境都不变,艳丽的程度都不变,只是你选择人的皮肤肤色,或者是其它任何你指定的颜色变成比较柔和顺眼。

 

二、如何获取高清最高画面质量

 

1、光圈

  其实就是准确地控制曝光量。曝光量直接影响到画面的层次、细节、色彩饱和度,所以只有准确把握曝光量,才能得到更完美的图像。举个例子,我们在同样的距离、用相应的镜头焦距拍摄同一大小的画面,如果电影摄影机用T4光圈,高清就要放大到 T1.6光圈,才能得到相近的景深效果。正因为摄像机本身就比35毫米电影摄影机的景深大很多,其中一个解决方法,就是把光圈开大2 2/3档,这样做整个打光的控制要改变,打光亮度要降低。在室外拍摄时要加多一些密度镜。另外一个补偿的方法就是用较长的焦距镜头,如果我们用电影摄影机的50mm镜头、距离1米拍摄一个特写,为了要获得相似的景深效果,现在要把摄像机挪后2 2/3倍的距离,用摄像机的50mm 镜头拍摄(同焦距的电影镜头涵盖角约是摄像镜头的2 2/3)。当然我们这样做,两者的透视效果会不一样,这是目前没有理想的解决办法中的一个补偿方法。德国PS Technik公司生产了一个转换器,把普通35毫米电影摄影机镜头,转换到家用 DV 的摄像机上使用,保留了原镜头的景深和透视的效果,将来这个半专业产品的技术如果能改良到高清的摄像机上使用,就可能会突破今天的局限。

 

2、焦点

    标清、高清拍摄的前期第一个不同之处是高清画面的景深明显的比标清画面要浅,在使用高清摄像机进行拍摄时,如果仍使用传统方法,往往达不到最佳的效果,原因在于不能准确聚焦,结果导致图像模糊。从景深角度进行分析,在拍摄图片时,对同一景别,在焦距相同、曝光组合相同时,在大幅底片上所产生的景深比小幅底片要小,以Sony摄像机为例,高清摄录一体机HDW-730SCCD220万像素(有效像素为207),标清摄录一体机MSW-900PCCD120万像素(有效像素为41.5),因此,高清CCD的像素相对就小很多。也就是说,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高清摄像机不得不加大光圈以获得相同的曝光效果,这就使高清的景深进一步减小。由于高清CCD的像素较之标清小得多,加之高清具有很高的分辨力,即使很小的焦距偏离也能显现出来,因此景深显得太小。由于高清图像清晰度高,水平视角比标清的要大,产生的景深自然要小。所以,如果我们按标清摄像机的常规操作进行高清拍摄,聚焦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否则就会出现对焦不准的现象。

    使用HDW-750进行拍摄,经过多次实践,我们发现可以参考摄影的方法来控制高清摄像机的焦点,其方法为:首先,将光圈开大一些,调节变焦环选择自己所需的景别,构图完成后进行聚焦,确认焦点完全聚实后,再调整曝光量,控制景深,进行拍摄工作。每次拍摄时最好带上大尺寸的高清监视器,或者用皮尺测量予以辅助。在高清拍摄节目时,使用变焦镜头变焦,会出现微小的像面漂移现象,不同焦距处的最佳焦点位置未必精确一致;还有就是在聚焦过程中,由于镜头的行程较短,可能会出现焦点无意被改动的情况。所以在高清拍摄时,要想得到清晰度高的画面,必须控制景深,使得拍摄主体前后清晰的范围变大。